robots

李斯特:匈牙利民族的骄傲

来源: 发布:2014年06月03日 作者: 人气:1532
弗兰茨·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丁,六岁起学钢琴,先后跟随多位钢琴名家学习。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弗兰茨·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丁,六岁起学钢琴,先后跟随多位钢琴名家学习。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来自贝多芬的拥抱亲吻
        18l1年l0月22日,李斯特生于匈牙利梭普隆州的多布良(今雷丁)他从小就喜欢民间歌唱和舞蹈,并在他爱好音乐的父亲教导下学习音乐9岁起己参加公开表演并即席作曲一次,在维也纳的音乐会因为即席演奏了贝多芬所指定的主题,得到贝多芬的赞扬,相传贝多芬听了他的演奏后,非常赞赏他的天才,曾上台拥抱亲吻李斯特,这成为李斯特音乐成长中的佳话。12岁他随双亲迁居巴黎,随当时的名音乐家帕爱尔和雷赫学习。1825年创作了歌剧《唐.山乔》,曾在巴黎大剧院上演。这期间,他在法国各地和伦敦经常举行表演,获得很高的声望。
        1835年起,一直到1847年,李斯特在欧洲10多个国家举行演奏会,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特别是29岁那年,他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为自己的同胞演奏,匈牙利人民像欢迎自己的民族英雄似地接待了他。他到全国各地演奏,处处受到祖国同胞的热烈欢迎,使他很为感动。
        1848年1月,李斯特迁到德国文化城魏玛定居,放弃了演奏家的生活,改向创作、教学、评论方面努力,一直到1861年,这十几年,是他音乐创作最旺盛的时期,著名的12篇交响诗及《浮士德交响乐》、《但丁交响乐》等作品,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1861年李斯特迁居罗马,并且信奉天主教,但1873年又回到魏玛城。1886年7月3l日逝世于拜勒特。
        李斯特早年就离开祖国,长时间住在法国和德国,只是到晚年才回归祖国,因此,他的艺术面貌比较复杂,相对地说,他同法国与德崮的文化联系也比较密切。在l830年七月革命的直接影响下,他曾考虑用一支胡斯歌曲、一支新教圣咏和马赛曲为素材写作部《革命交响曲》,但这一意图并没有实现;1834年为里昂织工革命起义所感召,他写了富于英雄气概的钢琴曲《里昂》,1848年革命时他还写了《工人合唱》。
        进步的民主主义倾向
        他从法国和德国文化汲取养料,并对法国和德国音乐作出卓越贡献但他仍以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骄傲经常强调他是一个匈牙利人,匈牙利的主题始终不断地贯穿着他的整个创作历程。
        李斯特创作活动的进步的民主主义倾向,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匈牙利的民族解放运动相联系的——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开的,已经已列入世界古典钢琴曲的文献宝库。李斯特所创作的十九首钢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钢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栽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这些作品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和发展而成的,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音乐的标题性原则是李斯特的创作特征之一,他认为这样便于为最广大的听众所理解和接受。他主张音乐同其他姊妹艺术保持联系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他的许多作品就是以歌德、雨果、席勒等人作家的著作为题材写成的,他创造交响诗这一新体裁,把多乐章的因素合成单乐章的形式,他所倡用的单主题发展原则,充分利用的和声色彩手法,以及钢琴声部的空响式处理等,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作有《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交响诗共十三部。李斯特还受帕格尼尼的影响,创作了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和十首钢琴练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