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莱茵湖上的水生活

来源: 发布:2015年12月18日 作者: 人气:2165
缅甸除了首都仰光稍多些现代气息外,其他地方如古都曼德勒、巴干、那布里等地都保持着原有的生话状态。另外就是茵莱湖。
茵莱湖位于缅甸北部掸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为缅甸第二大湖,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湖面海拔970多米,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6.44公里,三面环山,来自三面的溪流注入湖中,向南汇人萨尔温江。茵莱湖原是由四个小湖泊汇成的大湖,缅甸语中,“茵莱”即为“四座湖泊”的意思。当地人传说天上有四位仙子因贪恋茵莱湖的美,下凡到人间,永远地驻守在了这座美妙的湖中。
我改乘德士前往茵菜湖所在的良瑞小镇,从良瑞坐船到茵菜湖需要近1个小时。在旅游小镇良旭的小桥上,船主们忙不迭地招揽过往游客,对于这一游览方式,游客们不妨大胆尝试一下,在湖上乘船游览一天大概要花费17美元到20美元。你可以和其他游人合乘一个小船,长而窄的船一般可以坐5个游客。我展眼望去,湖水粼粼,山色蓊郁,塔影耸立,鸥鸟扑飞;配以天上,湖里两重蓝天白云,点染成一幅绮丽动人的菌莱湖风景画。
沿河的风景也很漂亮,除了片片山峦,沿河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向导告诉我,这里有两件有趣的事:这里的岛不是那种四面环水,静止不动的陆地,而是能够自由漂浮、不与地连接的水上“陆地”。另一件是这里的船不是以手操桨摇橹,而是这里的茵达族人用脚来操桨行驶的,陈毅元帅当年游览茵莱湖时被这种奇景所吸引,就写下了“飞艇似箭菌莱湖”、“碧波浮岛世间无”的诗句。
河线慢慢扩充,船继续向前冲。出现在我眼前的,就是一望无际的水平线,湖两旁长着大堆的深水草,在阳光映照下,呈现出蓝绿色的湖面,而在相同的阳光的映照下,没有深水草的湖中央就呈上色,乍看之下一就像一条水上马路,直通天涯海角,当船只驶出几公里进入主湖的时候,湖水顿时清澈,我看到了水草。
茵莱湖的岛,为什么是漂浮不定的呢?道是奇怪,也并不奇怪。原来是湖底长满水草,叶端露出水面;稠密的种种水草和繁茂的各种浮萍,年复一年地荣枯累积,轻漂湖面,体积愈来愈大,腐殖质层越积越厚,终于形成了块块漂浮湖面的“上地”。自然界的伟力着意造就的这肥土沃地,缅甸人称之为“浮岛”。浮岛上可种植瓜果蔬菜。较大的浮岛,还可耕种粮食作物。浮岛是漂浮在水上的土地,当地人为了谋生,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瑚泥,造成新的浮岛。这些浮岛的面积大小不等,为了方便人们的往来,浮岛之间距离较近的有竹桥或木桥相通,距离远的就得使用小舟了,在浮岛群中央,有两个细长的浮岛相对,中间形成约3米宽的“河道”,两“岸”建起了一个个商店,“河道”上船来船往,络绎不绝,这就是繁华的水上商业街——“伊瓦玛”。若两座浮岛距离较近,便架起拱形竹桥或木桥,这样桥上人来人往,桥下小舟穿行如梭,构成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多风景。
只要在岛的边沿,用竹篙插入湖底,就可使浮岛固定不动。拔去竹篙,浮岛便自由自在地在湖上漂游。岛上建屋盖舍,居住着不少特殊的“水上人家”。湖上有二百多个村落间有大小水道相通,每条水道也和陆上街道一般各有名字,道口还有指示牌标示出通往的村子及公里数,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绝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船就在片片浮岛农田和座座高脚屋间航行,就好比走大街串小巷,犹如迷宫般的水域,当地人不需要任何的指示牌。太阳升高后,湖面变成镜子,高脚楼有了修长的例影。水少人
家在楼梯上、窗台上摆上的花草植物成为此间最靓丽的点缀。妇女捧着洗衣盆采洗衣服,脸庞上涂抹着特纳卡(黄香楝树枝干研磨成的粉末制成的“防晒霜”),见到游客就会露出友善开朗羞涩的笑容。
生长在菌莱湖的人出门就是水。所以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从小就必须练习划船。他们划船手脚并用,配合协调,既像耍杂技又像在水面上跳舞。在常年的生产劳动中,他们练就
了一身用脚划船的过硬本领。为什么用脚而不用手划船?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原由。一出学者认为茵莱人一辈子生活在水上,从不走路,为了保持四肢发育平衡,才出此绝招,成了一景。这里大约生活着十五万人,这便是缅甸少数民族之一的茵达族。缅甸语的意思是“居住在湖上的人”。据说茵达族原是缅甸东南部丹耶沙林沿海地区的土瓦渔民。古代蒲甘王朝(公元l044-1287年)的第四代帝王阿隆悉都乘坐龙筏巡视各地,自土瓦归返京都时,许多土瓦渔民跟随缅王,溯水而上。行至菌莱湖时,阿隆悉都王御令跟随而来的土瓦人留下。就这样,世代居住下来,繁衍而成今天的菌达族。
莱菌湖哺育起来的茵达人每逢节庆盛会,还特别喜欢举行竞舟比赛。赛艇狭而长,每只赛艇可载四十名划手,身着红色衬衣和深色短裤,色彩鲜明夺目。比赛开始,应着芒锣和象脚鼓紧张明快的节奏,只只赛艇,劈开水面,疾飞如箭。那“百舸争流”的场面,也是十分有趣动人的。
这时,比你先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又会告诉你三大收获:一饱眼福,二开心怀,三忘归程。作为缅甸最著名的景点这一.旅游业和商业气息已经渗入茵莱湖的寻常生活,每天的百艘长尾船载着游客前往集市和手工作坊,长尾船一驶近,渔夫们摆出完美的单脚划船姿势供游客拍照。菌莱湖已绎不是世外桃源,但人们世代靠湖吃湖、自给自足,让这里美丽富饶为世人所知。在这片116平方公里的大湖之上人们在浮岛上耕作、打渔、造船、打铁、制造银器、卷雪茄烟、抽莲梗丝纺纱,让游客得以了解茵莱湖的日常生活和特色手工业。
我在宽广的湖面上面对夕阳,寂静与喧嚣交错,看着艘艘客船的旅程即将终结,难免感觉到些许舍不得。
茵莱湖好似充满了魔力。让我变得愈加平静,心情如这湖水般,纵使漾开细细的涟漪,片到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在这茵莱湖人与世无争的幸福面前,我感到渺小得不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