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北京雕漆

来源:四川康辉国际旅行社 发布:2015年11月17日 作者: 人气:1148
雕漆工艺始于唐代,经宋元进一步发展,鼎盛于明清。又称为漆雕、剔红、剔犀、剔黑、剔彩、堆朱,堆漆,明中期以后才统称雕漆。
明代永乐年间,北京设有为宫廷制造雕漆工艺品的大型官办手工作坊果园厂。当时的雕漆制品,以红为主.颜色朱红含紫,器形稳重。品种以盒最多,盘、匣次之:大件器物较少,小件器物轻多。制胎以木胎、锡胎为主,也有金银胎。图案以山水人物、花卉鸟兽题材较多,刀法流畅,藏锋清楚,比宋元两代的刀法变化多,雕刻细致。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在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均有珍藏。
清代乾隆年间,由于皇帝爱好雕漆制品,雕淳生产出现了空前繁荣。宫廷的雕漆制品种类繁多,屏风、桌椅、盘、盒、瓶、罐等器物均有出现。锡胎、木胎为主,也有脱胎。造型精致且富于变化,器物颜色也增多,并且还有与玉石镶嵌结合而成的作品。以花卉题材为多,穿枝过梗,自然灵动。图案除了花鸟人物外,也有各种吉祥图案,而构图绵密多层趺。与明代不同的是,不注重磨工,但却精致、华丽。繁荣一时的雕漆,在乾隆以后遂渐衰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官办作坊已经消失,技艺几近失传。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油漆彩画艺人萧兴达、李茂隆等人在剪子巷创办了“继古斋雕漆商会”。研究仿制清代雕漆,经过几年的努力,其技艺超过了乾隆时期,并具有明显的北京特邑,他们几人合制的“群仙祝寿”大围屏,在1914"年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览觜会上获得一等奖。